查看新帖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junlian114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筠连热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10|回复: 0

    [累累硕果] 校园小记者站2012年春期工作计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30 22:51: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宜宾
    本帖最后由 蜀郡 于 2012-4-2 23:42 编辑

    中 国 未 成 年 人 网
    筠连县筠连镇古楼小学校园小记者站
    2012年春期工作计划
          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在社会及家长的支持配合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未成年人网筠连县筠连镇古楼小学小记者站(以下简称“校园小记者站”)于2011年9月19日正式成立。蒋蜀均担任站长,兼任指导教师。胡凯任首席站长助理,站长助理还包括詹小均、王金廷、李重学、汤庭爱华、李林玲、谢川杭。首批招募50名校园小记者,其中15名分布在5个村小。后招募新一批25名校园小记者,进一步壮大了校园小记者队伍,扩大了校园小记者站的辐射面和影响力。
          自成立以来,校园小记者站始终致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通过加强和改进教育宣传,打造校园新闻、文学作品采编中心,积极引导青少年学生文明上网,逐步打造成为全校青少年的学习乐园和活动中心。
          自成立以来,通过陆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教育和实践体验活动,组织4批校园小记者串门家访,举办主题征文比赛,创办电子小报《校园快讯》,开通网络活动中心,为校园小记者乃至全校青少年学生搭建起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助推学校获评筠连县2011年度教育宣传工作一等奖。
          自成立以来,校园小记者站已经受到各级媒体的广泛关注。中国广播网、中国文明网-未成年人频道、中国未成年人网、四川教育网、四川在线、宜宾共青团、筠连电视台、《筠州教育》等媒体原创报道文章29篇,校园新闻联播(中国青年网络电视)、中国爱国教育网、中国小记者官方网站转载报道4篇。
          自成立以来,校园小记者站专属刊物《校园快讯》已经发表王金廷、汤庭爱华两名校园小记者合作完成的校园新闻1条,徐小飞、廖媛媛、刘峻友和侯宗武等4名校园小记者的优秀作文各1件。李重学、汤庭爱华、徐小飞等14名校园小记者和刘燕、刘芹、张洁、张耀今等4名普通学生共领取稿费50元。
          新学期,新气象,新起点。为让校园小记者站工作跨上一个新的台阶,制定本学期工作计划。
          一、工作方针
          写作锻炼 社会实践 生活体验
          二、工作目标
          始终致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校园小记者提供写作锻炼、社会实践、生活体验的平台,通过校园小记者对真善美的情感抒发和思想感悟来影响、引导广大同龄人,打造校园新闻、文学作品采编中心,并逐步成为全县范围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实践平台。继续加强和改进教育宣传,办好专属刊物《校园快讯》,进一步繁荣校园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之成为学校一张独具特色的文化名片。
          三、主要措施
          作为全县第二个校园小记者站,也是当前仍在运作的唯一一个校园小记者站,校园小记者站肩负神圣使命,在全县中小学校中的引领示范作用初步显现。校园小记者队伍已然成为装扮校园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线。然而,标识不明显、理论知识欠缺、实践机会太少等现状阻碍了校园小记者站的进一步发展。
          (一)创新校园小记者站机构设置
          积极争取与《绿色煤都》编辑部联办,打造“古楼小学《绿色煤都》联办小记者站”,在《绿色煤都》开辟小记者习作专栏。诚邀知名资深记者李晓军、《绿色煤都》副主编(主持工作)罗强分别出任名誉站长、站长。聘请县人大李友钧、县政协黄永桥任特别顾问。争取《绿色煤都》编辑部指定记者任校园新闻指导教师。聘任聂瑜为指导教师。聘任筠连县双泉职业中学毛军、筠连县沐爱镇中心校刘小林、筠连县职业中学廖成强分别为书法、美术、摄影特邀指导教师。选聘组建第二届学生干部队伍。
          (二)强化校园小记者站常规管理
          实行校园小记者登记备案制度,建立校园小记者成长记录,逐步健全会议、学习、采访、安全等规章制度。征集校园小记者站标识设计图案,制作校园小记者站旗帜。校园小记者自费统一购买帽子,校外活动时用。校园小记者一律挂牌上岗,学生干部检查。明确学生干部职责与分工,放权协助管理校园小记者站,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三)切实加强业务培训指导力度
          双周星期五第七节课进行集中培训,邀请新闻、书法、美术、摄影、语文指导教师为校园小记者授课。本学期计划集中培训5次,每次培训控制在60分钟至90分钟之间。指导教师精心准备、认真讲授,达到预期目标。本学期至少开展两次集中外出采访,外出时责任落实到人,悉心指导,使校园小记者们能用自己的新颖视角、纯真心灵和生花妙笔去捕捉、感悟、记录时代的风采,在广阔的社会舞台上培养胆识、增长学识、提升才识,争当一名德才兼备的优秀小记者。
          (四)密切与各级各类媒体的合作
          加强与中国未成年人网、四川教育网、《绿色煤都》、筠连电视台、《筠州教育》以及筠连热线等媒体的联系,及时投递新闻稿件或邀请采访,宣传报道开展的活动和经验做法。坚持两条腿走路,办好专属刊物《校园快讯》。每月出版两期次,内容涵盖时政要闻、科普知识和校园小记者习作。
                                                                 二〇一二年三月三十日
    分享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筠连热线 蜀ICP备11008580号-4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蜀ICP备11008580号-4

    川公网安备 51152702000010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