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筠连县乃至毗邻珙县、高县以及云南盐津、彝良县农村一带,只要说起筠连巡司“罗裁缝罗家祥”,不知道的人不多。罗裁缝自学裁剪20多年后,先后创办了新颖服装技校(服装厂)、兴星幼儿园、筠连县凤祥学校,为这一带农村培养了以裁缝为主业的农民工46200多人,目前在校学生698人,先后资助贫困辍学儿童1260人。
开办服装技校(服装厂) 罗家祥于1947年9月出生于腾达镇大地嘴。18岁那年为了减少拮据的家庭经济压力,他利用农闲开始自学服装裁剪,23岁时便已掌握了中式服装各种裁剪技术,并在珙县巡场开设了他的第一个缝纫店,25岁为了照顾家庭迁至维新新场,在新场开店三年便迁回老家平寨场。通过20多年的摸索,罗家祥总结形成了一套罗氏简易速成裁剪技术,并萌发了招徒办厂的设想。1985年4月15日,他正式成立了筠连县新颖服装厂,并开始招收两年制学徒一边带一边替附近镇乡农村加工制作各类衣服,中式、西式样样皆做。
随着裁剪经验的积累,合格学徒的增加,罗家祥在平寨的服装厂已不适应发展。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发表后,巡司镇党委、政府找到罗家祥,希望他来巡司发展,并表示巡司给他入户免收各种费用,同时提供资金支持发展。罗家祥又从平寨迁到了巡司,并在巡司场四方碑街口买下了原巡司供销社房屋开始了他的发展。他决定以筠连、巡司为大本营逐渐向外拓展,1994年4月、1995年3月、1996年6月为适应市场需求,他分别在成都、浙江柯桥、河南郑州设立分厂,聘请合格裁缝为技工,专门为筠连化纤老板定做新式服装样品,投入筠连商人“柯桥模式”的发展。
为了扩大办学规模培养更多合格的裁缝技工,1994年12月他又经教育部门批准正式成立了新颖服装技校,与新颖服装厂两块牌子一套人马,采用企校合一加快发展,筠连县就业局也开始与罗家祥合作,在县城小西街设立分校培养人才。从设厂招徒至2000年12月共计126期,毕业合格裁缝8200人,学员遍及云贵川渝等省市。
1994年4月25日,宜宾广播电视大学同意四川省广播学校正式与新颖服装技校合作,设立国家承认学历的服装设计与裁剪电视中专班,在筠连开设服装设计与加工、电脑与服装机械两个专业,面向具有初中学历的社会青年或应届毕业招生,毕业学生由新颖服装厂解决就业。
为了使自己80年代摸索总结的罗氏简易速成裁剪技术能迅速普及,1998年5月他投资15万元自费铅印了新颖服装技校教材《服装裁剪》、《服装缝纫工艺》、《服装机械使用与维修》及《职业道德与法律常识》4种60万字2000套,主要用于培训学徒。凡经宜宾广播电视大学批准录取的学生,除按国家制定的教学计划选用中央电大统编教材外,均可免费发给一套罗家祥自编教材。
开办兴星幼儿园 在多年裁剪培训教学过程中,由于一些学徒一点文化都没有,以至免费一期二期甚至八期十期均学不会。为了让这些学徒能学到技术,罗家祥只好购买农民扫盲识字课本辅导教学,但效果不太明显。1999年是筠连“普九”教育关键年,巡司镇党委政府邀请知名人士、社会贤达召开座谈会介绍巡司镇教育情况,当提到巡司教育重在幼教与职教时,罗家祥马上表示愿为政府尽一份力量分担镇政府经济压力。于是经镇政府、县教育局审核并由罗家祥在新颖服装技校地址开办了兴星幼儿园,并经县人才交流中心推荐录用了9名幼师毕业生任教。为了解决小河、黄荆等村幼儿上学,他投资购买了长安面包车,专门接送学生;为了让幼儿家长放心,他只要求家长看过效果后一月一月交费。由于有这些做法,兴星幼儿园不到9月1日正式开学便有了新生4个班200人。
如何使刚刚成立的兴星幼儿园能被社会承认这是罗家祥思考的问题。1999年是国庆50周年又是澳门回归年,他决定借此机会搞一次幼儿文艺表演表现一下自己。在教师和幼儿共同配合下,1999年9月21日,一台经过充分准备的“富饶的土地等你播种”幼儿文艺表演终于亮相了。当时只是邀请了部分幼儿家长参加,哪晓得节目刚刚开始慕名而来的观众就已把狭小的院坝围得水泄不通,好在秩序较好没有出事。筠连报社、筠连电视台闻讯也派出记者前往采访,罗家祥的兴星幼儿园名声顿时传播全镇,要求送幼儿读书的家长络绎不绝……
开办凤祥学校 办园的成功无疑给了罗家祥动力,更加坚定了他实现教育梦的信心。当初一些幼儿家长担心自己孩子能否正常进入小学的忧虑又让罗家祥想了很多,他决心在办好服装技校、兴星幼儿园基础上,实现幼教、小学、初中、职教为一体的教育梦,能够让一名进入兴星幼儿园的幼儿至少可从服装技校走向社会,于是“凤祥学校”便开始筹建,并计划2000年9月正式招生。
巡司供销社房屋建于上世纪50年代,由于长期没有使用和维修,以致难以适应现代教学需要,很难实现自己的教育梦。罗家祥自筹资金对部分旧房进行了培补,拆除了一些不合适用的建筑,设计修建了一栋五层共计15间教室的标准教学楼,计划今后逐步拆除所有旧房增加新修教学楼。经过几个月的施工,标准化的教学楼终于在2000年8月底竣工,迎来了凤祥学校小学一年级第一批学生80人入学,这些学生便是兴星幼儿园学前班毕业的学生。
凤祥学校的第一批学生预示着罗家祥教育梦的实现,他的子女也先后从上海服装学院、南京理工大学专修完服装设计、市场营销专业并取得了技术职称,回到了他身边承担行管、教学工作。当问到罗家祥今后还有何打算时,他说:我的教育梦只是刚刚开始,目前100多万元投资比较小,作为一名县工商联执委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去办,不光只是自己个人的事业。
2004年12月,凤祥学校已经毕业600多名学生(其中小学毕业生400人)。随着普教毕业学生人数的增加,罗家祥在增开的职业教育课程的同时又开始筹划职业教育,在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的支持下,他担任校长(法人)的筠连县凤祥学校2006年11月正式取得了县教育局、县民政局分别颁发的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自此,努力抓好各种培训,增强劳动力素质培训成为凤祥学校职业教育的重点工作,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则上升为学校职业培训工作的核心,因为转移就业是农民增收奔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2005~2010年,开设电动缝纫、计算机、机电、建筑、餐饮、家政服务等学历教育专业和相应短期培训科目,共举办488期960个培训班,培训农民工38000多人,向社会输出合格各类人才26400多名。其中2010年农村劳务开发,全省有三个项目中标,培训名额居全省第一,省“川缝纫”品牌和“外派出国”劳务培训全市独家中标;全市劳务开发三个项目中标名额居全市第一;全县劳务扶贫、失地农民、返乡农民工、采矿工培训全县第一名。
学校先后被授予“四川省民办教育先进集体”“宜宾市劳务开发协会常务理事单位”“全市劳务开发先进单位”“全市民办教育先进集体”“宜宾市职业教育先进集体”“全市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先进集体”“全市先进劳务培训基地”“全市外派劳务培训基地(缝纫类)”“筠连县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基地”“筠连县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培训基地”等。罗家祥个人被评为“四川省民办教育先进个人”“宜宾市农村优秀人才”“全市职业教育先进个人”“筠连县农村优秀人才”等。
如今,罗家祥的凤祥学校已有教师32人,常年在校学生近700人,已建标准化教学大楼、办公职教综合大楼、师生住宿大楼,附设服装加工厂、高科技免烧砖厂、凤祥酒楼,总占地28.68亩,建筑面积22000多平米,固定资产已达3000万元,被教育部门评估为一类学校。(来源:筠连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