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面对经济新常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如同发展经济的一个新的发动机。中国有13亿人口,9亿劳动力以及7000多万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设想,如果能把全社会每一个细胞都激活,绝对会使整个经济机体充满生机。
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成员、国务院研究室司长向东在一次采访时曾谈到,从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双创”的诠释可以看出,中央释放出的信息是:我国经济有巨大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并有很多政策储备,绝不会让经济实现“硬着陆”。中央政府进一步向市场放权,国务院各部门去年又取消和下放了行政审批事项246项,仅用两年时间,中央政府就兑现了5年任期内再减少三分之一以上行政审批事项的承诺……诸如这些都让我们看了心里是踏实的,就像吃了定心丸。
在如此“双创”背景之下,蕴藏着的是无穷的创意和无限的财富,这件自上而下的“创举”得到自下而上的关注,其实想来也是水到渠成,因为这本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所思、所盼、所为,是我们自己的事。
筠连县的一对“80后”创业者,他们辞掉工作大胆返乡创业,一路摸索,从搞建材到肉牛养殖,过程中不断适应新形势,了解新政策,积极思考:创新养殖模式、产品类别以及销售方式,从成立公司,到形成市场,到研发、创立品牌,再到革新经营管理模式……最终,不但自己收获了财富,还带动家乡经济,带领家乡人共同致富。
从这个创业者的成功案例中我们不难总结,作为创业者,需要认真思考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是不断熟悉当前的商业模式,其次是不断思考自己的创业点是否有创新性,其三就是组建团队的能力。把这三点把控住,我想创业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大很多。
此外,新常态经济下,除了在传统产业基础上创新值得思考,创业者还应该看到,其实还有许多行业,尤其是互联网上的新兴业态,此时正蓬勃发展,供不应求。可以说,互联网行业需要的是大批创业者去创新、去开拓。
“双创”的到来,也正巧赶上移动互联网的潮流,潮流之下更需要创新,需要突破,这其中更充满着诸多发展机会,创业者尤其是在互联网领域有一定自身优势的创业者,大可大胆投身创业行列。
创业,外面的大环境有了,更重要的是看自己,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兴趣和长处,带着优势去创业,带着必要的创新意识和理智去创业,同时,在创业过程中不断提高。(宜宾日报 刘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