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新帖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junlian114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筠连热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03|回复: 2

    幸福新村的耕耘者——记筠连县第十五届人大代表林财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29 19:45: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宜宾
                            
    林财青,男,现年44岁,1997年1月当选武德乡共和村村支部书记至今,1997年起先后当选为武德乡第12届、13届、14届、15届、16届人大代表,2011年当选为筠连县第15届人大代表。2005年、2008年、2011年,被中共武德乡委员会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08年、2013年,被中共筠连县委、筠连县人民政府评为“新农村建设先进个人”;2009年,被中共筠连县委评为“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2010年、2011年,被中共筠连县委评为“引领发展好书记”;2011年,被宜宾市人民政府评为“宜宾市农村优秀人才”;2012年,被中共筠连县委评为“创先争优双学标兵”;2013年,被中共武德乡委员会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2014年,被中共宜宾市委评为“优秀村党组织书记”。  
    一顶草帽,一把锄头,与农民群众一起在田间地头劳作。一番攀谈,一次交心,将选民群众的需求牢牢记在心间。一席发言,一个建议,为维护群众的利益奔走呼吁。他是县十五届人大代表、武德乡共和村党支部书记林财青,一位踏实勤奋、为民履职,在幸福新村建设中倾心竭力的耕耘者。

    推特色产业 助村民增收

    走在武德乡共和村的路上,清风拂来,荷塘飘香,漫山茶树,郁郁葱葱;一排排新楼拔地而起,一条条水泥路浇筑而成,一行行节能灯相伴左右,到处呈现着一派和谐发展的新农村景象。这个美丽的小村庄,原先曾是穷村、乱村,由于没有产业,村民只能种点粮食,有时还要靠政府接济灾荒粮才能糊口。林财青从当选乡人大代表的那天起,就殚精竭虑致力于本村经济的发展和村民的发家致富上。

    通过细致的调研,结合共和村实际,他决心发展莲藕产业,提高土地收益来助农增收。为了使村民“做有样本,干有标准”,林财青拿出多年积蓄带头发展莲藕产业,成立专业合作社,到宜宾县永兴镇学习经验技术,为村民做好种藕产销指导。为了充分发挥规模种植效益,他发动村民流转土地,培育种植大户,通过大户反聘流转土地的村民采挖、管护藕田,一举多得解决了发展与共享的问题。现在的共和村不仅是种藕专业村,也是筠连乡村特色旅游产业中的重要一环。

    在抓好特色产业发展的同时,林财青还主动寻找新的发展机遇,积极帮助村民发展新兴产业。在县、乡政府的支持下,强生花椒在共和村落地生根,2135亩的九叶青椒和藤椒,有效解决了共和村荒山坡地林地长期闲置的问题。林财青在心里“盘算”着:“今年的花椒开始挂果了,还有一年就能正式投产,强生公司要请大家来帮忙管护、采摘,土地流转租金加上务工费是一笔可观的收入,大家就不用再辛苦在外打工了。”同时,林财青还带领村民发展茶叶、牛羊等种养殖产业,因新村而兴产,因兴产而富村,共和村成为市级、县级幸福新村建设的示范村,人均收入也从垫底跃居全乡首位。

    “多亏了我们的林书记、林代表,是他带领全村村民增收致富,小康路上少不了他啊!”望着新建的楼房,共和村村民露出会心的笑容。

    扣心弦建议 强基础设施

    林财青始终认为,人大代表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高不高,值不值得信任,就是要看他为群众做了什么。在谈到当人大代表的感受和体会时,他反复提到要“勤走”“勤问”“勤记”。不管多么忙,他总会抽时间到村里各处看看,田间地头、房前屋后,都是他和群众热心交谈、细心倾听选民意见建议的场所。他有个习惯,那就是不论走到哪里,随身携带一个笔记本,随时捕捉信息,把群众的问题记录下来。

    刚从部队转业回来的林财青看到老家的道路坑坑洼洼,泥泞不堪,村里人出行十分不便,从这里走出去的人也不愿意回来。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决心“一定要尽快改变这一现状”。当选人大代表后,他积极向乡政府和有关部门建议,加强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多方反映、积极呼吁,共和村陆续迎来通村公路、畅通工程等一系列项目。从田埂道到水泥路,从没有路到组组通,共和村是全县第一个全部覆盖水泥路的村落,受到县政府的表彰,奖励10万元产业发展资金,并在这里召开全县通村公路现场会。那段时间的林财青,天天冒着高温在村道修建的第一线,协调纠纷,解决问题,监督质量,鞋子磨破了好几双。“我辛苦一点没什么,重要的是工程质量一定要过关,不然怎么对得起沿线的百姓。”

    由于自然地理原因,地势高低不平,田土零星分散,农田耕作十分不便,再加上集体经济薄弱,农田基础设施不足,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田间耕作质量。1998年,林财青结合自己当兵的经历,发动群众自建8口“土水窖”,解决了村民“吃水难”问题。同时,他积极发挥代表作用,单独或与其他代表联名提出加强农村安全饮水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积极争取上级部门项目和资金支持,修建了1个集中供水站,3个提灌站以及168口“五小水窖”建设,逐步改善共和村群众生产生活用水保障。

    尽代表职责 助民生工程

    为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加快推进产业发展,有力促进新农村建设,他充分发挥闭会期间代表履职作用,利用代表小组活动,组织共和村选出的县、乡人大代表到春风村学习新农村建设经验,到大雪山学习旅游产业发展,到眉山市洪雅县、重庆市江津区考察学习花椒产销技术等。另外,还组织代表参与到民生工程监督中,成立了质量监督组、财务监督组等,对工程建设中的材料选购、配料、施工、资金使用等情况进行跟踪监督,比如在村道公路建设中,监督组发现公路铺砌厚度不够,及时督促施工方返工整改到位,有效保障了工程建设质量。

    林财青还带头支持全县重点项目建设,云龙寺110KV变电站在共和村修建时,他积极帮助协调土地,还组织村民免费给工地送水,保障了工程的顺利实施。变电站建成后,电力公司为了感谢共和村的支持,给予共和村提灌用电优惠电价,较大地降低了村民农业耕种成本。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我感受到的是沉甸甸的责任,如果不把群众的利益怀揣心间,不为选民的利益履行职责,就不是一名称职的代表。”林财青就是这样,在为民履职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踏实而坚定。(人大代表风采系列报道由筠连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供稿)

    来源:筠连新闻网
                      
    分享到:
    发表于 2015-10-30 13:28: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小灵通 发表于 2015-10-29 19:45
    林财青,男,现年44岁,1997年1月当选武德乡共和村村支部书记至今,1997年起先 ...

    这是一个好党员,好村干部,却是头带好了,继续努力,争取做出辉煌的成绩
    发表于 2015-10-30 13:34: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小灵通 发表于 2015-10-29 19:45
    林财青,男,现年44岁,1997年1月当选武德乡共和村村支部书记至今,1997年起先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筠连热线 蜀ICP备11008580号-4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蜀ICP备11008580号-4

    川公网安备 51152702000010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