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新帖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junlian114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筠连热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37|回复: 0

    [摆龙门阵] 筠连人吃火锅千万小心!她只因吃了一口这个,“烫熟”了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7 19:01: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宜宾
                                                    
    筠连的天气一天天地冷了,
    真是抖得没法抖了!伙伴们,是不是跟小编一样,只想约上几个好友,躲在一边涮火锅!不过吃火锅可千万不能心急哟,接下来给你们看看……
    509804655e8abb92fdad5ade4ae90b6b.jpg
    [flash]禁止外链[/flash]


      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吃火锅千万别着急,否则很容易烫伤消化道。这不,11月28日义乌市某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就来了一位大妈,吃火锅烫着了。

    b4e0b8291ab421a0603ceadea9f40fff.jpg   这位大妈今年60岁,义乌本地人,上周一家人到火锅店聚餐,她从热腾腾的锅里夹出一块煮熟的豆腐,直接吞了下去。  当时没感到不适,但两天后她感到上腹疼痛,吃东西后疼痛加重。11月28日早上,在家人陪同下她来到医院消化内科。
      消化内科郑主任听了她的讲述,建议她做一个无痛胃镜检查。结果发现她的食道中下段全都是溃疡,表面覆满了脓苔,胃糜烂,十二指肠球部、降部全是小溃疡。
    4ad0bf0a1acaca17e7f821c2a504fed5.jpg 网络配图  “我妈的胃挺好,没想到一块小豆腐也能把她的食道和胃烫成这样。”大妈的儿子说,可能是火锅太烫,吃到后面舌头都发麻了,也就感觉不到烫了。  郑主任提醒,口腔、食道和胃黏膜只能耐受50℃~60℃,而火锅浓汤温度可高达120℃,食物烫熟即吃,很容易烫伤口腔、食管和胃黏膜。加上麻辣等刺激,容易诱发各种消化器官炎症和溃疡。提醒冬季吃火锅,注意五大事项!1吃火锅先涮两食物    很多人吃火锅时都先吃羊肉,然后海鲜、青菜,最后吃点土豆、红薯等,其实这个顺序并不是最佳选择。从健康的角度出发,吃火锅应该先素后荤,并且最好先涮土豆和红薯。这是因为土豆和红薯中含有大量的淀粉,“主食”和“蔬菜”的特性都兼备。
    3a240aa340040d99dab4bf09f2514c80.jpg   涮肉时吃些淀粉类食物一方面能保护肠胃,因为火锅一般味道较刺激,会伤肠胃,而土豆和红薯中丰富的淀粉能在胃肠内形成黏膜,保护肠胃免受伤害。另外一方面,先吃淀粉类食物可以增强饱腹感,减少吃肉和海鲜的量,同时还能避免先吃肉带来的蛋白质浪费。2吃火锅时空气要流通  若用炭炉烧火锅,各位就应当小心了,一定要打开窗户,让空气流通;空气不流通,室内缺氧,木炭燃烧不透时,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容易使人中毒,中二氧化碳毒往往不易发觉的,因吃火锅时同时喝了酒,把中毒的症状像恶心、头晕、呕吐及头痛误为醉酒,中毒重者,会发生昏迷、血压下降及口唇呈樱桃红色等,所以若用炭炉烧火锅时千万留意室内通风。


    aebafb88c978bf178bc22a21f12f2e24.png


    3吃完后不要喝火锅汤  很多人喜欢喝火锅的汤,说很浓很好味道,又是精华所在;其实还是少吃为佳,因为火锅多数是以肉类、菜蔬、菇类及海鲜为主,这些食物材料一齐煮熟后的汤,产生浓度极高的物质,进入肠胃消化分解后,经肝藏代谢生成尿酸,可使肾功能减退、排泄受阻,会使过多的尿酸沉积在血液和组织中,而引发痛风病,所以吃火锅时应多饮水,以利尿酸的排出。4吃火锅时肉类一定要涮熟  吃火锅时,往往追求嫩滑可口,刚熟或半生熟就吃;在灼肉类时,应灼至熟才可吃,以防肉类中有寄生虫存在。一些寄生虫如旋毛虫等多寄生在猪、牛、羊及狗身上,人若吃了会在身体中穿肠入血,令身体不适,产生呕吐、腹泻、头痛及高烧,尤其是脚部及肚子会剧痛,运动不灵活,若进入脑中,更会产生脑膜炎,对生命产生危险。


    3ef674200c1f8bab4aeca7de61bd6756.png

    5不要吃太烫的食物  人的口腔、食道和胃黏膜一般只能耐受50℃~60℃的温度,太烫的食物会损伤黏膜,导致急性食道炎和急性胃炎。所以,从锅中取出滚烫的涮食时,最好先放在小碟晾凉后再吃。


    分享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筠连热线 蜀ICP备11008580号-4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蜀ICP备11008580号-4

    川公网安备 51152702000010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