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叔摆龙门阵:
很高兴又和大家见面了,首先还是感谢各位百忙之中来看红叔摆龙门阵,实在是太给面子了。闲话少说了,我们直奔主题,今天叔给各位看官摆哈我们筠连的英雄人物,而且是特殊时期的地下英雄人物——林见龙。
经常电视里面都会放一些这样的谍战片,里面的主角多是外披国民党或者日伪军的身份,其实是共产党,而他们有一个特殊的名字——地下党员。而今天 我们要摆的主人翁就是其中一员。
可惜我们主人翁英年早逝,未能找到他的照片。首先,我们先简单了解一哈林见龙的生平。
林见龙林见龙,字福田,生于1898年,化名林亦如、张光远。四川筠连县人。及长,在家乡教书,思想倾向革命。1925年,考人黄埔军校第四期,继而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从事党的地下工作,于1935年病逝。接下来叔还是带领大家走进林见龙的一生,看看这位地下英雄咋过为革命做贡献的。
1916年考入泸州川南师范第二部本科,在校期间,正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之时,他受进步思想的影响,觉得教育才是立国之本,少年强则国强,所以他决心从事教育。1921年,在县立高等小学任教,后在云南普耳渡到宜宾、泸州一带经商,也曾在重庆穆赢洲旅部任职。
但是他任然看不到中国未来的曙光到底在那里,而正好1924年,孙中山先生在广州成立黄埔军校,为北伐做准备。他与好友相约共赴广州,于1925年考取黄埔军校第四期,在那里,开始接受马列主义,同年,在吴玉章等人的影响下,加入中国共产党。
吴玉章原名永珊,字树人,四川荣县人,吴玉章历经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讨袁战争、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建设而成为跨世纪的革命老人,与董必武、徐特立、谢觉哉、林伯渠一起被尊称为“延安五老”。1926年冬,广州国民政府为打开四川的局面,任命刘伯承为四川军事特派员赴四川从事军运工作。时任广州国民政府委员的吴玉章在黄埔军校选派了包括他在内的二十名毕业生随刘入川。他被安排在重庆莲花池国民党左派省党部工作。廖仲恺国民党左派代表人物,国民党左派指的是在1927年以前,以廖仲恺、宋庆龄、汪精卫为代表。主张与共产党合作,打倒军阀列强,争取民族独立的组织。后来汪精卫背叛革命,国民党左派基本瓦解。
1927年12月,参加泸州起义,并担任团政治指导员,负责部队训练工作。泸顺起义失败后,他回到筠连,后因反动当局的逮捕而被迫由宜宾转至成都,以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八军江防军第一区司令部政治指导员、上校副官长、上校参谋处长等职为掩护,秘密从事党的工作,曾任川西特委军委委员,负责川西部分地区的军运工作。从此林见龙便开始了他的潜伏工作。
卢顺起义情景
1927年秋,同袁诗尧一起在成都组织“思潮社”(党的外围组织),一面开展武装斗争的宣传,一面在实际斗争中发展党员,增强党的力量。1928年秋,他根据党在全国搞苏维埃运动的指示,准备在筠连举行武装起义,建立川滇边革命根据地,为此在蓉成立了同乡会,进行准备工作。1930年,广汉起义失败,因叛徒告密而被扣押。经营救脱险后,他继续奔走于川西各县,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为党工作,其间,先后在雅安、筠连、叙南一带从事革命活动。可惜不知道是天妒英才还是咋样,1934年冬,奉命回县,策应红军北上,在建立地方组织过程中,常遭围捕,几无宁日,终在恶劣环境中,染重疾,于1935年身故。时至1958年,被追任为烈士。
林见龙,一位长期从事地下工作的党员,像此类革命人士,他们随时都得准备被揭穿的危险,他们往往最担心的不是自己的生命,而是担心自己传出去的情报是否是为真。筠连出了他们这样的人,筠连为此自豪,筠连人民为之骄傲。国家兴亡,筠人有责!无论你走到哪里,你都会感到骄傲,因为你是筠连人!
来源:筠连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