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禁止外链[/img] 大雪山镇风景 四川新闻网宜宾讯 1月8日,国务院扶贫办与中国电信宣布联合开展“互联网+精准扶贫”行动,吹响了信息化扶贫攻坚的集结号。时隔三天,在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大雪山镇天堂村小学,一场“想家”圆梦行动,为该校90余位留守学生带来了浓浓暖意。 大雪山镇位于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南部,下辖22个村。大雪山四季分明:春来万花争艳,夏至密林生寒,金秋红叶满眼,冬临千山披素。有6个村的名字文艺而别致,名为:春井、夏泉、秋鹰、冬燕、天堂、乐园。其中,天堂村位于崇山峻岭之间,不但名字优美,自然环境也如世外桃源一般,静谧美丽、人迹罕至,几乎与世隔绝。 精准扶贫,快速打通信息高速路 天堂村小学是大雪山镇中心校下设6个校点之一,全校共有99名学生,4名乡村教师。据学校负责教务工作的陈超老师介绍,该校有三分之二的孩子没有坐过公交班车,更不用说火车、动车、飞机等城里孩子习以为常的交通工具;更加令人感慨的是,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孩子未进过一次县城。 2015年上半年,中国电信宜宾分公司领导在走基层工作中来到大雪山支局,看到天堂村小学老师学生教学和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学校办公设备破旧,没有一件像样的体育用品。当即决定加大对大雪山镇和天堂村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并发动员工献爱心、倡议公司团委招募志愿者不定期到村小支教,让孩子们了解外面的世界。主动对大雪山支局的无线网络建设、宽带乡村建设予以特殊倾斜,并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进度。2015年9月,天堂村比预定计划提前一个月建成宽带乡村,信息高速通道通达天堂村!10月20日,随着四川电信“想家”业务上市,中国电信宜宾分公司与团市委联合启动了关爱留守学生(儿童)、建设“想家”爱心小屋的公益行动计划,免费为全市留守学生之家安装和开通“想家”视频系统,为留守学生搭建起了与父母实时沟通的桥梁。 对信息化建设特别期待、从始至终踊跃积极支持工程建设的吴支书和陈村长对电信十分感谢,他们说:“我们天堂村从未向外界排过一滴污水!我们努力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可是大家也确实受了穷!有了宽带,有了高清电视,通了手机,大家才能方便地与外面联系,才晓得外面到底是个啥样。娃娃们才有机会走出大山,过上更好的生活!” 基于对信息化改变生活面貌的期待,短短十几天就有30多户村民安装了光纤宽带。原先的零零星星的“天锅”,一个月内都换成了信号稳定、图像清晰的IPTV电视。陈村长高兴地告诉记者,自从装上了高清电视,通了互联网,村子里邻里乡亲的关系更好了!以前,每个月总有几起家长里短的是非纠葛,甚至还有打架的,需要我们调和劝解,现基本没有了,打架的更是完全绝迹了! “想家”圆梦,亲情不再遥远 为关怀留守学生,中国电信宜宾分公司免费为天堂村小学开通了光纤宽带,当IPTV电视成功安装,第一次调测“想家”业务时,孩子们争先恐后涌进教务室围观体验。 曹莉萍是天堂小学五年级的学生,父母常年在外务工,留下姐弟二人在家,随爷爷奶奶生活。她学习成绩优秀,而且特别懂事,学习之余,经常帮年迈的爷爷奶奶做家务,照顾弟弟。姐弟二人每天上学往返要走6公里的山路,一路上,年仅11岁的她还要负责弟弟上学路上的安全,风雨无阻。她至今从未走出大山,她的理想是长大了当一名医生,她说医生可以救助很多人。她目前最大的愿望是能到县城去看一看。 1月12日,在学校刚建成不久的爱心小屋,通过电信志愿者的帮助,曹莉萍和在广州佛山打工的父亲曹乙伟、母亲张贤容视频通话。在电视屏幕上,看到爸爸曹乙伟的那瞬间,曹莉萍嗓音发颤,哽咽着低声叫了一声“爸爸”。懂事的孩子反复嘱咐爸爸要注意身体!母女连心,当电视屏幕上出现了妈妈张贤容的影像,曹莉萍瞬间泪崩,激动得哭起来:“妈妈你好久回来?我好想你!弟弟也想你!” 张贤容揉着眼睛回答:“过几天就回!乖女别哭了!要好好带弟弟呀,妈妈惦记着你们!” 曹莉萍哭得更厉害了,恨不得爸爸妈妈马上回到身边。 为了安慰女儿,曹乙伟说:“女儿不要太想我们,你好好学习,听老师的话,爸爸妈妈在外面再苦再累都值得!” 三年级学生陈俊豪,在很小的时候,妈妈就离开了他。爸爸常年在浙江务工,很少回家,家中只有年迈的爷爷与他相依为命。他非常想念爸爸,却很坚强懂事地隐忍着,很少对别人诉说。 距离天堂村小学不远处的半山腰上,有一座很老的房子,这便是陈俊豪的家。屋子里光线很暗,一进门,首先映入记者眼帘的是墙上的两张奖状:2014年期末考试第一名和2014年期中考试第二名。墙边的小方桌上,摆着他们昨晚吃剩的菜:一盆豆腐渣白菜汤。据天堂村吴书记介绍说,这是村里常吃的菜:用青菜或白菜白水煮好后,加上自己磨的豆花或豆渣,就成为下饭的主菜。上学时间到了,小俊豪吃过简单的早饭,匆匆地上学去了。 三年级的陈俊豪和在浙江苍南县龙港镇打工的爸爸陈绍科通过“想家”见上了面:“爸,我想你了!”声音里有点埋怨。“爸,你辛苦啦。你要注意身体呀。” 陈绍科:“你在家要好好上学,听老师的话,听孃孃(阿姨)的话!期末好好考,我很快回来看你!你要照顾好爷爷哈,他年纪大了!” 陈俊豪:“我晓得,你放心。” 年轻打拼的父亲,好学懂事的儿子,亲情温暖。此情此景,在场的人无不为之感动!
[img]禁止外链[/img] 志愿者张永琼通过IPTV为孩子们上艺术课 一堂生动的视频课,让孩子们大开眼界 天堂村小学教师陈凤飞干练、活泼,熟练地操作IPTV教育平台,搜索到小学语文课三年级第八单元30课《记一次成功的试验》同步课程,配合同步课程提供的互动教学画面、音乐和复读功能,她声情并茂地讲述瓶中取铅锤的试验故事,启发孩子们思考。孩子们对互动式网络教学感到很是新鲜,非常喜欢,兴趣浓厚,纷纷积极举手发言,一位矮个子小女生为了多次抢答问题,高高举起手不肯放下。一直到陈老师点名让她回答了问题,她才心满意足地坐下。 随后,电信志愿者张永琼通过IPTV教育平台,教孩子们唱了《幸福拍手歌》: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孩子们很喜欢这首儿歌,学拍手、学跺脚、彼此结对拍拍肩,做得有模有样。如今,有了IPTV和“想家”,山里的孩子也能享受与外界同步的信息生活,随时可以在爱心小屋拨打父母的电话,就能在电视上看到自己的爸爸妈妈。还有那么多关心他们的人,幸福真的就在身边! 光网通达天堂村,填平数字鸿沟。信息化建设快速缩小教育城乡差距,孩子们对教育平台接受度很高,老师应用IPTV的教育平台也非常自如!“这实在是想都没想到的一件大好事!信息化的威力,超乎想象!”天堂村负责教务的陈超老师激动地说。 据悉,四川省在率先建成“全光网省”的基础上,将在全省建设1000余个“想家”爱心小屋,其中示范型项目50个。依托已有关爱服务阵地,打造升级关爱服务网络平台,推动线上线下融合,更好运用互联网信息化手段,服务留守学生及儿童。 截至目前,四川电信已为600余所中小学校建成爱心小屋,并开通“想家”亲情视频通话服务。“想家”突破时空的阻隔,为留守学生搭建起了与父母实时沟通的桥梁,让留守学生感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温暖,促进留守学生健康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