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新帖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junlian114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筠连热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17|回复: 2

    [摆龙门阵] 注意!微信提现要收费了:费率0.1%,最少一毛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2-16 16:39: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新西兰

    【注意!微信提现要收费了:费率0.1% 最少一毛钱】微信团队今日称,微信提现将从3月1日起,每笔收取金额0.1%的手续费,每个用户拥有1000元免费额度。(21世纪)

      微信团队今日称,微信提现将从3月1日起,每笔收取金额0.1%的手续费,每个用户拥有1000元免费额度。

      一、终生只有1000元免费额度

      这1000元免费额度的意思,不是每个月1000元,也不是每次1000元,而是每个用户终生提现金额累计。提现的概念是“把零钱包里面的钱转出到银行卡”。

      具体收费方案为,每位用户(以身份证维度)终身享受1000元免费提现额度,超出部分按银行费率收取手续费,目前费率均为0.1%,每笔最少收0.1元。微信红包、面对面收付款、AA收款等功能不受影响,免收手续费。

      [img]禁止外链[/img]

      对于本次调整,微信方面表示,基础于微信支付的每一笔转账和提现交易,事实上不论金额大小,银行都要向微信支付收取交易手续费。对提现交易收费并不是微信支付追求营收之举,而是用于支付银行手续费。微信支付的产品策略是一贯的,此次调整是为进一步优化服务资源配置,更专注地服务好小额高频的社交转账,以及更广泛线上线下消费。

      此外,微信方面称,微信支付团队正在积极与银行方面密切沟通,争取早日实现转账、提现交易完全免费。

      二、第三方支付平台“开倒车”?

      去年10月微信方面曾开始逐步灰度测试转账新规。每人每月转账+面对面收款可享受2万元免手续费额度,超出部分按照0.1%的标准收取支付的银行手续费。

      早在2013年12月,支付宝电脑转账就已经开始收费。目前通过支付宝PC端转账的收费标准为:2小时到账最低每笔2元,上限25元,服务费率0.2%;次日到账同样是最低每笔2元,上限25元,但服务费率为0.15%。

      [img]禁止外链[/img]

      目前,支付宝提现(只能到绑定的银行卡)不收手续费,但是每天只能提现3次到银行卡。

      去年以来,多家商业银行宣布将正式进入“网上转账全免费”时代:所有个人客户通过网上个人银行、手机银行APP办理境内任何转账业务(包括异地和跨行),均享受零费率。而第三方支付们把人圈起来之后,却逐渐收起了费,虽然钱不多,不免让人心里不舒服。

      实际上,不管是银行转账免费或是第三方支付开始收费,都是在用户增长和成本控制之间进行的权衡。相比银行,第三方支付转账方便快捷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用户的支付习惯已经基本养成,就算现在开始不为用户的交易手续费买单,也并不会因此就流失用户。

      三、银行反击第三方支付?

      微信提现要收手续费了,好多人又想起了那个因为一个“敬业福”把人弄得好心烦的支付宝。

      其实,不止是支付宝,很多银行的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上,转账都已经实现了免费。

      央行鼓励银行对存款人通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办理的一定金额以下的转账汇款业务免收手续费。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2016年4月1日以后,如银行对上述转账汇款业务还未减免手续费,央行将通过超级网银系统对相关银行收费。(不得不说,这招太绝了,银行要是收了用户的钱,就会被央行收费,还不如减免手续费,赚个好名声呢~)

      [img]禁止外链[/img]

      其实,早在去年7月31日央行公布的网络支付意见稿中,央行就表明了相关的态度:限制大家把钱放在第三方支付账户余额里面。

      这显然是银行们反击第三方支付、央行限制第三方支付无限制发展的举动,支付宝能逍遥多久,还有待检验。 来源:东方财富网


    分享到:
    发表于 2016-2-16 18:27: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INNA
    真的吗
    发表于 2016-2-18 11: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成都
    禁止外链
    真的吗

    有官方的报道,应该是真的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筠连热线 蜀ICP备11008580号-4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蜀ICP备11008580号-4

    川公网安备 51152702000010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