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春风”李花胜雪!3月2日,筠连县腾达镇春风村千亩李花如期盛开,漫山遍野的如雪李花与春风村独特的喀斯特地貌相映成趣,吸引大批游客前往观光。
春风村,一度被当地人作为贫穷村的代名词,但如今却走出了一条集特色农业+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农业为一体的发展之路,人均收入从10年前的不足1800元一路飙升到2015年的19200元,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富裕和谐村。“农民增收是‘三农’工作的核心”——一个曾经的贫困村,农民的人均收入却能实现连续翻番,春风村的变化源于筠连县坚持走产业转型与农民脱贫致富并重之路。
“十二五”以来,筠连县委、县政府在县域经济转型、民生工程、新农村建设、脱贫攻坚等方面下功夫、出实招,闯出了一条现代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城乡统筹与美丽乡村齐头并进、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并重的发展之路,既丰富了农民的米袋子、菜篮子,也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 [img=555,0]禁止外链[/img]
一排排新建的厂房拔地而起,工程车的作业声与生产车间轰隆隆的机器声交融在一起……在筠连县海瀛农产品加工园区内,到处一派繁忙的景象。“我们已投入运行半年多,主要进行青蒿素提炼和生漆加工。”在该园区的蓝伯特生物科技公司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在忙着操作设备。而蓝伯特生物科技公司,则是筠连从煤炭行业转型走现代农业产业的代表企业之一。作为发展青蒿、漆树等生态富农产业龙头企业,蓝伯特生物科技公司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农户将土地以入股、租赁等方式流转给合作社,并参与日常管理服务,集团公司负责收购和加工。“这样的合作模式有利于实现县域经济结构转型,利于公司规模化发展,同时也利于就近解决农户就业,实现农民脱贫增收等多赢的局面。”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创新发展模式,走产业转型发展之路。”近年来,筠连县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特色富农产业,闯出了一条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并重的农业之路,不断演绎出精彩华章。该县以建立“绿色、生态、宜居”三个筠连为目标,构筑节能环保的绿色生态产业结构,坚持走资源循环利用、绿色产业发展之路。在该县海瀛工业园区,蓝伯特生物科技、乌蒙韵茶业、红军源竹产业等项目相继落户,茶产业、肉牛养殖、竹产业、中药材等产业崛起,打造经济转型“绿色引擎”已出现效益。
“以前,我们这里山穷水恶,现在可以赛车、赏花、划船、钓鱼,想玩什么有什么,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哦。”在明丽的春光下,筠连县塘坝乡村民张大娘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乘着特色产业发展的“东风”,该县不少农民借助乡村旅游走上了致富路。乡村旅游已成为该县绿色发展的第一名片。
“以游促农、农旅互动,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只是我县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筠连县旅游局负责人如实说。筠连通过拓展农业观光、休闲、度假和体验等功能,组合开发农业旅游产品,带动农副产品加工、餐饮服务等相关产业发展,带动了农业的“接二连三”发展。同时,筠连县始终把乡村旅游作为推进“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把乡村旅游示范村打造与扶贫工作捆绑,通过扶贫项目倾斜、大力鼓励各类产业入驻、整合引导各方资源集中打造,不断探索“产业+旅游+扶贫”的和谐发展模式,依靠“好山好水好村庄”走出了独具特色的旅游扶贫之路。
“通过发展乡村特色旅游可以促使各乡镇拓宽发展路子,获得更大的发展机会,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同时,发展乡村旅游这种‘造血式’扶贫,有助于提炼贫困地区寻求自我发展的‘内功。’”该县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认为。在该县类似塘坝乡这样因地制宜、农旅结合,发展生态观光农业的特色农业产业乡镇不在少数:巡司镇的生态茶园、大雪山镇的竹产业、高坪、蒿坝等乡镇的烤烟产业等等都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去观光体验。 来源:宜宾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