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医院如何自我“疗伤”?
新三江周刊记者 王文奇
对于民营医院来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国家颁布各类利好政策,鼓励民间资本进入;这同样也是最坏的时代,随着信息的透明,以及百度竞价排名被曝光,继续靠各种欺骗手段、铺天盖地的广告吸引患者生存的日子会一去不复返,站在十字路口的民营医院,接下来路又该怎么走?
机遇还是挑战?
怕看病排队时间长、怕问诊检查程序繁琐、怕医生护士态度不好……一连串的“怕”说出了老百姓对医疗机构的期盼。
医改多年,虽然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公立医院依然人满为患,老百姓的就医体验仍是“一声叹息”。
此时,能够提供高品质服务和高诊疗技术的社会资本办医则被视为分流患者、分担公立医院压力,深化医改的“活水”。
我国一直在鼓励社会资本办医,近年来更是出台系列措施促进社会资本办医的发展,我市也推出一些举措助力民营医院发展。然而,近日从走访的一些民营医院发现,仍有政策落地、人才、行业自律等问题捆绑住了民营医院发展的手脚。
国家支持社会资本办医,也给了民营医院生存的空间,而对于现在民营医院发展的束缚,要如何才能挣脱得了?
民营医院有道坎
“有的人把医院当成猪养,而没有当成孩子养。养猪是为了杀猪吃肉,而养孩子是为了长大成才。”这句话放在民营医院上可能不太合适,但也许能说明一些问题。
医院的投资者急于求成,希望快点赚钱;而院长则希望遵循医疗规律,慢慢培育市场。这种观念冲突在民营医院也时有所见。
一位熟悉民营医院的人认为,开医院不同于开饭馆,开饭馆是做生意,开医院则是做事业,二者有天壤之别。“医疗是一个‘晚熟’的行业,尤其是民营医院,自负盈亏,投入大,回报时间长,至少都要5年以上才能实现盈利,8至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回收投资成本。而形成品牌则需要更长的时间。”
针对一些民营医院急于求成的心态,这位业内人士指出,投资民营医院周期长、回报慢,所以投资者要有长远战略规划,而不能仅仅为了赚钱,否则就难以做大做强。
在他看来,民营医院的不规范问题,是成长阶段中的必然现象。这和乡镇企业发展初期出现的假冒伪劣产品现象有类似之处。因此不能将民营医院“一棍子打死”,而是要帮助民营医院跨过这道坎。
夹缝中求生存
民营医院在宜宾只有短短二十几年的时间,却经历了种种艰辛。但民营医院的出现,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多元化的医疗需求。
不过,民营医院出现之初,大多以专科小门诊为主,整体诚信度低,社会评价低。民营医院在“家底”、知名度方面均不如公立医院,却要在同一个层面上和公立医院展开竞争,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郑立文所在的医院今年效益还不错,但他表示,今后民营医院的发展如何,他也很迷茫。他用“形势可喜,形势逼人”这八个来形容民营医院当前的形势。“可喜”是民营医院现在不需要审定就可以进入医保,“逼人”则是虽然进入医保,但因为医院分级制度,收费价格就有所下浮。
郑立文认为他的担心并不是空穴来风。据了解,2015年9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在2017年要实现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虽然时间已经迈入2016年,转变患者就诊理念也并非一日之功,但是如果落实下来,我们的病人肯定还是会减少。”
目前,宜宾民营医院“遍地开花”,而公立医院的服务也在改善,民营医院主攻的泌尿科、皮肤科等专科,公立医院也纷纷涉及。一位民营医院负责人坦言,现在可能是宜宾民营医院最难熬的时期,甚至一部分民营医院已陷入生存困境。
民营医院的“海市蜃楼”?
“优秀的医生资源、政府的扶持政策,对我们来说都是稀缺的。政策壁垒一个个地摆在那里,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我们也在发愁下一步该怎么办?”郑立文说出很多民营医院的心声。
发展民营医院的初衷是打破医疗行业的垄断,在竞争格局下,激活医疗行业服务的经营机制,促使医院提高服务质量。遗憾的是,迄今为止,民营医院的发展和初衷相去甚远。
“虽然中央下发的文件中对于民营医院的支持力度很大,但是到了地方政府、或者各级决策层来执行的时候,那些‘看起来很美’的政策就像是浮在空中的‘海市蜃楼’,想等到细则落地,太难了。”一位业内人士略显悲观。
不少民营医院表示,现在很多利好民营医院的措施都难以真正落地。以医师多点执业为例,四川省去年已颁布操作细则,但公立医院有抵触情绪,真正想实现还是很难。
对此,宜宾市民营医院管委会主任杨炳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他指出,目前宜宾民营医院有60多家,已经成了宜宾医疗卫生战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民营医院最大的难题是人才问题,高端医师大多集中在公立医院,希望有关部门能尽快出台执业医师多点执业的管理办法;其次,需要制定民营医院购置大型医疗设备备案的实施细则,实行备案制;最后,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目前,杭州、昆明等地已出台相关文件,对民营医院征地建房,满足条件都会有财政补贴,但遗憾的是宜宾至今没有一家医院得到过。”
发展面临多重瓶颈
在经营过程中,虽然民营医院市场意识、服务意识、竞争意识都很强,但其不利因素也很明显,民营医院生存竞争压力较大。首先是医疗队伍和技术力量薄弱、人才队伍不稳定,难以吸引和留住技术骨干。
其次,民营医院办医成本较高,资金投入难解决。民营医院起步相对较晚,无论是名气、地位、信誉,都不能与公立医院相比,要在激烈的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不得不花大把钱做广告。此外,民营医院要扩大规模,基础建设、设备引进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难免出现捉襟见肘的窘迫局面。
行业资深人士认为,尽管目前政府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医疗市场参与竞争,但这一行业总体来说“水很深”,加上各种配套的法律法规有待完善,一批最早进入这一领域的民营企业虽然已经初步站稳脚跟,但要想进一步发展壮大,还是面临多重瓶颈。
困境中的反思
有关人士分析,民营医院确实已经到了一个发展的十字路口。如果还是按照传统的“市场思维”去运作,先拿一笔启动资金用于医疗市场的调研和人员招聘;然后准备一大笔费用去购买设备、建设医疗场所,接着开业试运营;当医疗服务范围和产品项目出来之后再去找消费者,砸钱做广告。
“之所以民营医院难以为继,症结也就在这种运作思路上,如果建设过程中资金不够去银行贷款,最后资不抵债、或者利润率赶不上银行的贷款利息,医院就难以支撑下去。”
在他看来,作为公立医院的补充,民营医院给整个医疗市场带来了竞争和活力,也使患者对医疗服务多了一种选择。但是,在医疗竞争中,一些民营医院出现的不良行为,这不仅仅是个别医院的“疾患”,从深层次上讲,也反映了整个医疗体制配套改革滞后的缺陷。
同时,现在许多民营医院的生存问题不再是如何优化医疗服务产品、如何做营销的问题,而是需要重头开始,重新调整运作思路。而诚信危机是民营医院面临的一个最大难题,现在市场上医院很多,患者完全可以拿着诊断结果和诊疗方案,再去其他医院检查,任何短期逐利的行为都是不理智的。
因此,民营医院更需要在诚信的问题上狠下功夫。否则,即便在其他方面做得再好,也会因为在诚信上的欠缺而功亏一篑。
“我们也应呼吁以理性的眼光看待民营医院,为民营医院营造一个良好的竞争空间,使其在公平竞争中发挥独特的优势。”
民营医院如何突出重围
“民营医院起点低,技术条件不成熟,人才少,这是民营医院的弱点。”杨炳辉指出,民营医院在发展初期的确有过度宣传虚假宣传,甚至骗保这样杀鸡取卵的行为。目前这些乱象已经得到很大转变,现在民营医院都意识到这些都只能是短期行为,想要做强做大就必须做正规。
对于宜宾民营医院今后的发展,杨炳辉用“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八个字来概括。民营医院要把医院医疗技术、环境和服务做好,规范管理,增强老百姓的信任度,树立良好的形象。“不然,就只能被大浪淘沙淘汰掉。”
宜宾肛泰肛肠医院院长张昌林表示,民营医院自身要廉洁自律,提升服务质量、制定合理的价格才有生存的空间。“让患者明明白白消费,给患者解释清楚相关政策,才能让老百姓接受。”
相对于一些负责人的悲观态度,宜宾一家民营医院负责人表示民营医院的前景还是很不错的。这家医院营业不到一年时间,但经营情况比预期好得多。“我们的宗旨就是认真对待每一位病人,每看好一位病人就会影响他身边一批人,这样医院的口碑做好了,路也会越走越宽。”
这位负责人表示,以前信息不透明,可能有民营医院通过一些手段骗病人看病导致现在民营医院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所以,民营医院总有一天会面临转型的问题。
期待在机遇中转型发展
信任危机,是民营医院的最大软肋,民营医院需要品牌形象重塑不可否认。在未来的日子里,中国的医疗市场将更加开放,竞争日趋激烈,公众对“品牌”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就一般的普通医院,或者新成立的民营医院而言,总是受人才和资金的掣肘,经营发展举步维艰。杨炳辉指出,要想尽快脱颖而出,塑造出富有特色的品牌医院,资源的优化整合是一条最有效的捷径。
对此,一位业内人士也指出,民营医院的品牌包括技术品牌、服务品牌、文化品牌等内容,市场竞争推动行业的进步和完善,医院经营管理将逐步进入以医院知名度→患者满意度→美誉度→忠诚度为中心的品牌经营阶段,如果光是停留在传统广告上是远远不够的。
同时,随着我国老年人口规模日益增大,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既是重大的社会问题,也会带来了较大的市场机遇。国家也在鼓励社会资本兴办医养结合机构;鼓励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找准民营资本在医疗市场的切入口是当前民营医院发展的关键,而从医养结合着眼入手现已成为一个热点。”
在杨炳辉看来,在现在利好政策和市场需求下,探索有效的“医养结合”模式,不仅是养老服务从业者需要探索和思考的问题,更需要医疗卫生服务行业的积极参与,充分利用现有医疗资源,创造更大价值,这也许是民营医疗机构的又一次机遇。
(据宜宾《新三江周刊》2016年3月10日第10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