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新帖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junlian114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筠连热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定水河畔

    [筠州焦点] 筠连县将修缮“西南丝绸之路”重要驿站 打造文化名片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4 21:4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宜宾
    “寻秦记”
       
                                                         
    [img]禁止外链[/img]
    秦五尺道两千多年今尚在,路边发现古钱币,多地学者重走求解《史记》之谜
        除了长城、阿房宫、秦始皇陵之外,秦朝还留下了另一项伟大工程——五尺道。今年4月,来自北京、四川、陕西、内蒙古等地的学者从五尺道起点成都出发,途经自贡、宜宾、筠连、云南盐津、大关、昭通,到达曲靖,重走1000多公里的古路,求解《史记》之谜。
    道宽5尺得名
    《史记》记载有争论
    “路宽仅5尺,所以得名‘五尺道’,就是现在的1米2。”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西部探险中心的王鲁茂说,“虽然鲜为人知,但它其实是和长城等并称的秦朝七大工程之一。”
        五尺道最早见于《史记·西南夷列传》:“秦时常頞略通五尺道,诸此国颇置吏焉。”大意是:秦朝时,常頞(音案)曾大略地开通了五尺道,并在这些国家设置了一些官吏。
        但学术界对这短短16字记载一直有争论。“秦五尺道是道路还是行政区划?经历了2000多年,究竟还存不存在?”王鲁茂说,此次考察就是希望解开《史记》未能道出的秘密。
    捡到清代古钱
    此路曾是交通要道
        “我们在筠连凌云关丈量青石路的路宽,意外地捡到一枚清嘉庆年间的古钱!”专家们不禁感叹,“这里人迹罕至,竟然还存在古钱,说明这条道路一直沿用到清代,而且曾是贸易发达、人流穿梭的文化商贸通道。”
        专家们对五尺道的修建地点也有深刻印象。据介绍,五尺道全长1000多公里,大多建在崇山峻岭之中、悬崖峭壁之上,一些路段还开凿有栈孔。这些足以说明,五尺道大多数路段是通车走马用的。“明清以后,随着川滇两地贸易频繁,延伸出许多支线,供马帮运盐及茶,后来被统称为‘盐道’”。
    是道路不是区划
    专家建议加强保护
    “从修建的地点、保留的栈孔等细节来看,五尺道本是秦始皇为管理云南而修的道路,而不是行政区划。”考察结束后,考察团团长高大伦初步得出结论。在考察报告中提到,根据《史记》和《汉书》,“道”这种行政区划最早也是在汉平帝之后才出现。
        考察中,专家们还在五尺道筠连段凌云关下,看到一条施工建设的公路。大家对此忧心忡忡,建议宜宾市要努力保护好五尺道及沿线文物。据悉,宜宾市有关方面目前已表示,将对受到威胁的古道遗迹采取保护措施。 早报记者郑其
        (图片由西部探险中心提供)
      



     楼主| 发表于 2014-12-4 21:47: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宜宾
    岭云关景点
    五尺道凌云关段
    五尺道凌云关段从凌云关至筠连县城止,还保存约1300余米,均为石板路,道宽约1米至2.5米。地处
    凌云关二十二孔桥
    凌云关二十二孔桥修建于明代,位于凌云关北面3公里,凌云关二十二孔桥属石拱桥,因桥身有22个排水孔而得名。
    发表于 2014-12-5 19:57: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
    凌云关,原来的玉峰亭,我们小时经常走过的地方。有几年没有走了,好久再去看看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筠连热线 蜀ICP备11008580号-4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蜀ICP备11008580号-4

    川公网安备 51152702000010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